Xuefen's Corner

但行好事, 莫问前程


  • 首页

  • 关于

  • 标签

  • 归档

2024-2025

发表于 2025-01-27

过去的一年,其实是非常丰富的一年。

科研上,年中时候结束了在AMD的实习,投了一些工作出去也录用了一些工作,并且解锁了第一次去国外参会的体验,整体来说还是符合预期的。希望今年有空能把去洛杉矶和博伊西的视频剪出来分享,我觉得做成视频可能会更有意思。而科研上的不足,也很明显。虽然从课题组自己的本职研究方向中试着跳出来,尝试了一些别的领域,但整体感觉还是远远落后于前沿研究方向,并且自己并没有非常热衷于Follow前沿技术,导致会有一种明显的落后感。更极端的是,在发现最新的技术出发后,对“老工作”或者“老模型”,感到深深的意义感丧失,经常会问自己“如果相关的新的大模型出来了,之前的工作还有什么意义”,例如实验室做的“联邦学习”方向以及“图神经网络”方向,好像他们都不是现实生活中工业界最需要的技术。因此,今年的主旋律仍然是从本职研究方向中跳出来,聚焦前沿的工作、有影响力的工作、有落地价值的新工作以及对社会有正面意义的工作,多把握当下,对过去和未来思虑过多终究是虚无的。

生活上,这一年和葭子看了太多的演出。一下子能想到的是,林宥嘉的跨年场、Crispy脆乐团的签名CD、杨乃文推开北京的门、中岛美嘉、GEM的鸟巢军训、南拳妈妈的《我回来了》、Alec Benjamin的《12 Notes》、Hush的《Go Big》、Milet米老师在虹馆的大陆首秀、和wwcq打卡的第一次地下偶像演出、和葭子打卡的舞台剧《0528》,以及买了票却错过的Anpu、Ken Arai和石川绫子的小提琴演出。这一年也去了很多地方,洛阳、沈阳、崇礼、上海、广州、LA、Boise、南京、天津等一些城市和地区。希望这一年,可以去更多地方转转,比如去陕北的丹霞峡谷,杭州找🐟大佬,去SG找qq🐧和学长,还有对面的岛国。

对事物的看法上(暂时不知道这个应该概括到哪一方面),也有了一些变化,有一些来自于生活和经历,有一些来自于影视或文字。希望以后自己对不同的声音包容和理解能多一些,从不同的声音中多去和别人在问题的本质上对齐,在遇到冲突的时候能把情绪再多控制一下,不要过分计较他人带有情绪的表达形式。日常需要保持读书(今年至少读个10本)、观影和多运动,慢慢感受到这些习惯的必要性。今年还需要提高专注能力,避免走神分心和无效努力,去年说到底还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这里是指该做事的时候没有专心,休息的时间是必要的并不算浪费)。最后,把去年裸考差几分及格的N3,这次好好准备,争取考更高一些。

今年最主要的task还是在于找一份合适的工作,所以接下来需要努力从多个方面开始准备了。如果说今年一定要有个目标,那么我希望是成为一个更有激情和活力的人。读了这么多年的书,终于要入海了,多少带一些唏嘘。最后,希望大家这一年都平平安安的:)

沙漏

发表于 2024-09-03

很久没有记录一些文字了,在想这次取什么标题的时候,想起那天和葭子讨论为什么咱们没去看陈老师的演唱会,她说,陈老师竟然唱了《距离》,而我说,她竟然唱了《沙漏》。这是一首关于”时间的歌“,好,于是就用它当这次记录的标题了。

在我眼里,成长其实是由,生命中重要的每一个瞬间连接而成。细细想来,这两年实在经历了太多,看到自己的第一个”Accept”,第一次走进”AMD“的大门,自己有了第一个”Citation“,第一次负责主持所级活动,第一次见到”Lisa Su“从我身边走过,第一次见到陈老师并在海边鼓起勇气牵起葭子的手,去当朋友的伴郎,第一次收到鲜花(谢谢人美心善的葭子),第一次看到地铁站封站,第一次和葭子看林宥嘉的”idol“,收到第一个”Reject“,和初中班主任机缘巧合加上微信好友,和时隔很多年不见的初中同学再会面,第一次和葭子去滑雪(但因为我太菜了只”体验“了一圈),带着葭子去看天幕影院的巨幕,瞒着葭子偷偷买”Crispy“的演出票,第一次去天津&听葭子的汇报,第一次住院,第一次看到中岛美嘉&Alec Benjamin&邓紫棋,第一次和葭子一起过生日,第一次去美领馆面签….,当然还有很多暂时没回想起来的事情,当然,也走过一些弯路:)

其中我觉得最幸运的事情是可以和葭子在一起,就很奇妙,这次就先不展开了:)而让我成长最多的是住院这件事,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以及一定要把身心健康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多注意一些潜在的风险和信号,才能防患未然。

这两年也感觉内心也平静了很多,对各种各样的事情基本都能平静地接受了,无论爱恨与情仇,顺逆与荣辱,对错与善恶,回顾过去记录的文字,大都有急功近利的成分,看得出过去的自己很急迫地让自己向上爬,或许有时过度在乎自己在他人眼中的样子,但也能接受正是自己过去各种各样的情绪与想法,和在迷茫中稀里糊涂迈出的步伐,才让我走到了现在,回顾过去也大都不过沙滩上,朝着海的一串若隐若现的脚印。能够“blessed with another chance to breathe”,谢谢一直照顾我的葭子,妈妈和朋友,被爱包围着,也让我更有温度。

现在的我依然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也会有毛毛躁躁的时候,整体来说,也还不赖,也蛮有规划的。

最后,用这句歌词送给葭子,希望我们可以随着海浪,去更多更远的地方:“他们说,生命像一粒沙。如果生命她会说话,她会说,谢谢你爱它,像大海爱着浪花”。

"Summer"

2022 To 2023

发表于 2022-12-25

2022年,it’s quite a tough year。

这一年经历了很多事情,而对这一年的感慨和总结往往归于一声叹息。想说一些什么,想不通什么,到后面也觉得没什么好说的,也没有什么想不通的。失去了什么,算是真的失去吗,收获了什么,又算真的收获了吗?大概在很多内耗和思考中才发现很多事情也就那么一回事,而接受美好的同时也需要知道美好的侧面是残酷和痛苦,在付出和追寻的时候也认清了自己只需要做心里认为正确的事情,同时也需要接受事与愿违。

这一年,算是在感情中被狠狠上了一课吧,我数不清这一年听了多少歌,不知道在操场发过多久呆,在夜晚流过多少眼泪。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我决定彻底告别这一段的时候,心中无数责怪甚至是谩骂的话最后呈现出来的是“今后照顾好自己,再见”,或许那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真的成长了。而现在对于感情的话,我想我学会了去分清楚什么人才值得去珍惜,去关心和爱。这一年,我更重视和关心每一个真心对我的人,也感受到了更多温情和慰藉。

学习生活中,这一年也是取得了重大突破的一年。在长期的投入和坚持下,我的第一篇paper顺利被数据挖掘领域的顶会接收了,一篇co-authored的paper也被分布式并行计算领域的顶会接收了,获得了美国NSF/SIGWeb的科研奖学金,审稿初体验,也开始受到一些和国内其他高校合作邀请,甚至是一些国外小会议邀请去做presentation,随后决定加入AMD的自动驾驶部门开始我的第一段跨领域的正经实习。这都是今年上半年完全不敢想的事情,今年上半年整个人还一直处在很down的状态,那时候唯一能支持自己走下去的动力就是“我要靠自己一步步走出来,走出自己的路”,现在的我,很感谢过去一直在坚持的自己,那个含着眼泪勇敢向前迈步的少年也终于走出了荒漠。

先说这些吧,未来还有很多挑战,很多不确定性,而我自身还有很多缺点和问题,还是继续加油吧,今年不开心的事情太多了,希望明年少一些~

科研杂谈

发表于 2022-09-11

今天在决定赶下一个Due之后,一下子放松了很多,也决定先发个呆,思考一下开始接触科研这一年多的感受了。

本科期间其实没想好自己是要本科毕业就工作,还是读研or读博,甚至在大老板问我要不要转博,也是在一个小时内就直接做了决定,所以本科期间基本是0科研基础,但也算走过一段曲折丰富的道路,最后在缘分的指引下来到了现在所在的实验室。

整个实验室是做Network相关方向的,组里的方向也从传统网络过渡到边缘计算再到现在的分布式ML系统(or FL, DIstributed MLsys),逐渐往Ai方向转型,老师也逐渐提供不了研究上的具体指导。组里并不是一个很重视学术的地方,经常是在不停的项目中穿梭,博士前几年也总是要被抓去干一些项目,心力分散,没能全身心去做自己的研究,所以很多博士生迟迟出不了论文。我大四的时候也很早就被老师抓进了实验室干活,刚去的时候似乎还被老师嫌弃水平不行,甩了好多论文让去复现,大概是逐渐发现了组里存在的问题,我开始了“单干”,也就是在一开始就努力成为一个独立研究者,也很幸运自己的第一个研究工作就可以在博士一年级的时候被顶会接收,也算是a good start for PhD period了,当然这一切也是和背后持续的思考与努力分不开的。

科研上,这一年我泛读了不少论文,也精读了好一些论文。我个人的原则是尽可能去寻找更有价值并还没有被大家意识到的实际问题,这会让我很认可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动力去做这方面的研究。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的眼界是狭隘的,所以我也积极学习了一些知识,主动寻求沟通与讨论,甚至有机会认识很多大佬,比如FedML创始人何朝阳老师,CMU微调老师,知乎大v们等,受邀参加过华东师大发起的Seminar,也在课题组里面经常和一个大方向的师兄师姐交流沟通,也有幸得到过他们非常中肯的意见与建议。我的第一个工作最初的idea是来自一篇论文,这篇论文的一个并不是特别重要的实验,但我个人却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问题,具体可以概括为“低资源or弱监督”模式下的研究,我认为这是目前让ai真正推动应用的一个重要前提,因为在真实世界中哪有那么多理想条件的成立,这也是我目前对于整个PhD thesis的考虑,即Data-Centric FL,我相信这一主题值得我以一惯之的努力和深耕,围绕着数据本身,开展有温度有深度的研究。

组里的毕业标准是和计算所一致,即一会一刊,这篇会议中了之后我准备扩展一下投一个期刊,也基本很快就能达到毕业标准了。确实很幸运能够在读博的一开始就减轻很大的毕业压力,但我认为这仅仅是一个开端。其实我总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其实我想总有一些值得去做,并且可以work well,但我觉得大可不必为了凑论文数量,为了声誉去“灌水”,更重要的是这份工作到底solid吗,是否带来了较为深刻较为系统的思考,这份工作是否是带着热情和思考去完成的工艺品而不是赶出来的流水线。看曹娟老师一次分享,很戳中我的内心,即不同工作可以反映“知道与懂得,完成与出彩,大概与精准,苍白与生动,敷衍与靠谱,平庸与力量”之间的距离,关于思考,出手太快会失去认真思考的时间,碎片太多会失去系统思考的习惯,而敷衍太久会失去深度思考的能力。什么值得去做,应该怎么去做,什么值得我们长期关注,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学术品位,这是我最近在思考的话题。

关于最近的困扰,我觉得有两条。首先是如何去平衡”做研究“和”学知识“,我发现自己经常在忙研究的时候,就没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去关注新知识和新文章,给我一种和前沿工作脱节的感觉,同时又发现自己的很多基础没有打好,不论是理论基础还是基础技术,都远远算不上一个合格的水平。我想我应该去做的不是一定把时间严格分成两段,而是在学习中开展工作,这两者需要并行,培养一下个人的学习与生活的好习惯,专注的能力。其次,是如何让自己有一个更强大的内心。之前因为分手,脑袋里总会有很多负面的声音淹没自己,学习上干不好,生活上睡不着,沉溺在抑郁消极的情绪中,锥心刺骨的痛觉中,安慰的了别人却无法开导自己,最后精神和身体都变得不好了(唉,最近体检查出来几项指标都不太好)。我想我也需要多去锻炼,调整注意力,要学会对自己好一些,以及多和信赖的朋友倾诉吧。应该怎么样走出来呢?我想或许时间会慢慢告诉我答案。

盛夏的果实

发表于 2022-09-03

其实很早就想把这一年的思考整理一下,但一直拖延到现在才决定去慢慢梳理,在生日这一天,就先放下了手上的工作,对着过去的时光做一个总结吧。这一年,经历了很多事情,我想这是我从小到大二十多个年岁中,最为痛苦与黯淡的一年,同时也是成长最多的一年。

这一年,对我影响最大的事情,一件是试着告别一位自己深深爱着的人,一件是自己的第一篇论文很幸运地被接收了。这两件事情,放在人生的范畴中,我想也是非常重要的两件事情。这两件事情并不是一个先后的关系,而是同时铺展,构成了我这一年的生活。后者或许我今后会专门进行分享,而关于前者的细节,我想主要去讲自己的变化,因为现在的我仍然不愿意去面对与回顾。只记得自己最难过的那段时间,去年10月11月份的时候,每天1-2点才入睡,4点半惊醒,哭到5点过,累了继续睡觉,再开始一天的学习与工作,吃不下饭,也学不进去。特别难过的时候,会在被窝里哭一下午或一晚上。那是我这辈子最为阴郁的时光,整个人就像是一株枯萎的植物。那之后,我才明白自己原来这么脆弱。在后面慢慢自己想开与朋友开导的过程中,才慢慢和自己的内心展开对话,才慢慢学会更加接受自己的不足,接受自己的感性与脆弱,不再对自己抱着过高的要求与期待。这一年在一些细节中感受到很多平时未曾发觉的关心与温暖,比如一直没更新的博客被晓晨学妹发现了,问我最近过得好不好,和稀饭姐姐一直的相互安慰与鼓励,和ICTNLP组朋友们的交心相谈,苏哥&mq学姐的关心,类似的细节有很多,或许我从未去刻意表达对朋友们的感谢,但这些话真真实实在某一刻让我获得了安慰和温暖,在这里,感谢每一位真心对我的朋友,你们照亮了我生活中很多阴暗的角落。

“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然后接受事与愿违”,这句话让我获得了很多救赎。很多事如果重来一遍,以过去的自己那份认知与情绪,很多事情也并不会有什么改变,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去做内心认定的事情,去做自己应该去做好的事情,同时能够接受事与愿违,不再抱着过高的期待,而是能够理解很多事情并不是只要自己愿意自己付出很多就一定会有结果的,我们只需要对得起自己的真心,无愧于自己的真心,我想就足够了。

伴随着一阵阵雨水,夏天结束了。这个夏天我终于勇敢地舍得去主动结束一段让自己非常受伤的关系,终于在持续的努力中幸运迈出了学术生涯的第一步,不论是酸涩还是甘甜,我想都是我人生中重要的果实,于是这次博客的主题我选择“盛夏的果实”。这是莫文蔚的一首老歌,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在心酸与眼泪之中,从初识不知曲中意,到再听已是曲中人,我想也是一种成长,曾经一起走过,或许就已足够,“当看尽潮起潮落,只要你记得我”。

Anyway,新的一岁,就努力成为一个更加坚决和勇敢的大人吧!

无题

发表于 2020-10-31

孤独意味着自由和发现,
沙漠孤岛比一座城市更激动人心。 ————纳博科夫

Cross the Chasm

发表于 2020-10-31

最近发生了很多事,但一直没能找到一个足够静下心的片刻用来记录,即使是现在。

前几天,我刚刚结束一段实习经历。这段时间,我在一家初创企业的核心算法部门上班,进行认知架构底层的开发。最开始上手时会觉得略显复杂,各种单句复句切分,概念和命题识别和属性抽取,正则和ANTLR编译工具,但熟悉整个流程之后会觉得其实这些工作都很基础很底层。技术与工程,到头来不过是大同小异,除了知识技术之外能带给一个人的,我觉得才是最重要的。我认识了一个和自己交心的朋友锦祺,一个十分优秀的同学。另外,这样一个源于清华,极具开创精神的团队也带给我不少精神激励。一方面,在算法部工作,在环境的熏陶下,我对Ai的态度从最开始的害怕和不敢深入,到接受,想去更深入学习,再到我现在也开始在计算所啃项目代码,进行网络与Ai系统交叉的探索。另一方面,我感受到了算法总监生哥和创始人周神那一种极客精神,同时对自己工作的高度认同感,使命感,立足现在而放眼未来,面向未来架构和编程。同时,我也深深认识到,在自己工作的时候,也应该尽可能合理排期,不然容易怠惰和被外界吸引。我一直不是一个勤奋的人,一直是一个对自己不够严格的人。想要学习很多知识和技术,但大部分试探不过是浅尝辄止。但看到NLP组的同事一个人负责一个项目,不仅要进行研究实现,也要部署落地,工程开发,我的感受很简单,我也想这么厉害。最后,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也足够珍贵。最难忘的是组长让我先放下手上的工作去吃点东西,不知为何当时鼻子真的好酸。

创业维艰。感受创新创业氛围的最好方式,就是在一个有理想的创新创业团队工作。有幸能在一家公司的核心工作,于我弥足珍贵。就是这么一个不到20人的团队,就在这个不到20平米的小小办公室,却完成了无数“0到1”的突破。我们要会画饼,也要相信我们能够把饼做出来,于科研也是一个道理。

“There‘s no defeat but death in a battle”。

Retrospect

发表于 2020-08-04

​ How time flies, 转眼已是八月。
2020年7月22号,我迎来了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即中科院计算所的考核。在努力和运气的作用下,我有幸在自己参与的第一个夏令营,就通过了,并且也是自己很想要去做的方向的很好的老师。过去的两周内,算是彻底松了一口气,也没有去学习什么,就去报了一个驾校🚗,看这个暑假能不能考过两个科目,其实也不算很大的事情。而过了这彻底松口气的两周,我也觉得没有规划,不开展学习和实践的生活是真的枯燥,于是决定去学点东西,去企业面试积累一点经验。
言归正传,来简单回顾一下这段时间吧。在学期内,跟着老师的进度开展课内的学习,在软工大作业验收的那几天体验了一下极限编程,也通过后端大作业进一步和中间件等技术有了头一次实操的经验。然后是准备保研,复习自己做过的项目,并且DFS般回顾一遍,不过还算好,因为都是自己亲自参与的。关于准备机考,就是把王道和算法笔记以及剑指offer的题来回刷,也没啥可以多说的。关于准备笔试,倒没怎么准备,毕竟计算机💻科学所学的知识概要大部分都“刻进DNA”了。
最后是定一些小flag🚩:1.继续加强算法日常练习 2.自己动手把Django&Vue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项目 3.把Andrew Ng的Deeplearning.Ai看完,如果还有空可以看看王晓捷老师的NLP介绍课程,扩展自己的认知 4.看一些边缘计算,边缘智能的论文与报告
先写到这吧~

2019->2020

发表于 2019-12-31

2019-12-31 21:36:03,在教室的我复习不进去操作系统,开始考虑本次的年终总结了.
在键盘前敲敲打打,我却想不出应该如何构思这篇年终总结的内容.
2019年似乎过得很快,起起落落,似乎做到了很多以前想去做的事情,但似乎又过得很失败.
我们应该去追求什么呢?我们应该怎么构建自己的未来蓝图呢?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学习呢?
去哪个学校读研呢?自己未来应该去投身哪一个领域呢?怎样才能让自己成长地更快呢?
要怎么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呢?一个人的价值应该体现在哪里呢?怎样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效率呢?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也没有得到一个自己满意的答案,或许永远也没有答案.
这一年自己的心态已经变得更加成熟了,眼界也没有以前那么狭隘了,发现以前追求的很多东西在实现后都失去了意义,或者说他们本来就没有意义.
还是给自己这一年定一个目标吧,先是继续提高编程与算法的能力,然后是要稳在专业前两名,不论是智育成绩还是综合成绩,嗯.
这一年我想要做到的是,让很多事情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推进,不要让自己变得被动.
“阿甘说生活就像巧克力,可惜我并不喜欢吃.”

November

发表于 2019-11-23
  • 人生只有一次,所以要拼尽全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想要成为的人啊.
  • 前半学期做得还不错,但还需要反思,提高学习和做事的效率
  • 时间过得很快,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学习要抓紧,科研也要推进
  • 时刻保持清醒,做事要有原则,少说话多做事
  • 离期末还有一个多月了,后半期要着重学习通信原理
  • 逐渐向C、C++转型,多刷图和树的算法题
12
Xuefen

Xuefen

A secret life corner

20 日志
4 标签
215437588 GitHub E-Mail 知乎 Instagram Homepage
友情链接
  • HZY🔔
  • 🐟大佬
  • QQ🌙
  • 法师🧙‍
  • 耿导🥔
  • 🐏主席
  • 🏠大哥
  • 锦祺🚩
  • 牛🍺轩
  • 歪鸽🐤
  • 子麒🐉
  • 瑞宝📷
  • hf🌼
  • ClSlaid学弟👾
  • 山山
  • 66学长
  • Mary
© 2025 Xuefen
本站总访问量 次 | 有人看过我的博客啦
由 Hexo 强力驱动
|
主题 — NexT.Gemini v5.1.4